来源:格上研究
2020年5月的一个上午,北京疫情“解禁”的第一时间,一位来自北京的基金经理迫不及待地踏上飞往深圳的航班,他的目的地是一家即将IPO的全球最大电子烟制造商总部。
在双方会面的办公室里,与企业以往接待机构来访不同,这位“小伙子”一来就语气笃定地告诉他们:“我们今天来拜访公司,主要目的不是调研,而是来表达诚意、想要IPO基石投资份额的,只要是市场认可的条件和价格我们都接受。”
这是这家公司迎来的第一位来自北京洽谈基石投资的机构,即便在“国安法”事件带来动荡,港股一度新低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动摇。他的这种做事风格得到了上市公司的欣赏,最后成功拿下3500万美金的基石份额,这笔投资目前已实现超过1亿美金的账面盈利。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今年9月份,他顺利接下了国内某大型独角兽互联网公司2000万美金的老股份额。
这位85后基金经理就是磐泽资产的张帆:清华大学核能工程博士,他并非一级市场的投资经理,却有很强的产业思维,聚焦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优质资产,在市场定价相对便宜的阶段进入,成功打通Pre-IPO与二级市场各类投资工具,善于挖掘早期投资机会。在投资范畴上,他并不给自己设限,目光聚焦A股、港股、美股三地市场。
除了拿下电子烟制造商企业的基石投资、大型独角兽互联网公司老股份额,他还成功在一家肿瘤连锁医院IPO当天上涨20%的情况下建仓600万股,2个月就实现翻倍收益。他有着对高势能赛道和高品质公司的敏感,注重产业趋势和商业思维,做事笃定,对认准的投资机会从不拖泥带水,也有着好公司持有10年不动的坚定心态。在过往投资当中,他抓住了许多时代的超级投资机会,已经有了很多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上赚三倍以上甚至五倍十倍的经验。
早在2018年,格上就曾与张帆有过一面之缘,正式的深入沟通是在2020年年中,当时他们刚拿下这只电子烟制造商企业IPO的基石份额,正是这份前瞻和笃定,让磐泽这家年轻的私募进入了格上的视野。
近期,我们邀约到磐泽资产创始人张帆,做了一次独家深度专访。以下先分享一些本次专访的“金句”:
1、这个社会最本源的价值就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创造,挑选出优秀甚至伟大的公司,与他们同行,把仓位更审慎地集中到能穿越周期的行业和个股上。
2、资管是能够不断把认知变现的行业,没有规模边际,又是人的杠杆生意,是值得长期把精力投在上面的事业,相信10年、20年之后中国也能出现一批全球顶级的投资人。
3、像格力、茅台这些传统行业的公司,长期资本市场回报率就等于它们的ROE,生意的本质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4、互联网、新经济公司与传统行业的区别很大,它们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很强,价值不能用当期利润或者静态利润去衡量,互联网公司图便宜都是坑。
5、科技公司能够突破传统公司线性增长的魔咒,表现出指数增长的特征,并通过大数据积累和分析,不断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6、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但看对、做对、赚到、赚饱,中间每一步都隔着千山万水,是知识架构、人性理解、自身心性、三观还有运气的综合体现。
7、真正的好东西不会等到静态便宜的那一刻。
8、我们先做加法,会研究很多行业和公司,但真正下注的时候我们会做减法,不断收敛。
9、波动率对我们而言不是风险,风控最底层的逻辑是别买烂公司,别出高价格,兼顾确定性和赔率。
10、最好的选择是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次好的选择是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没有第三种选择。
11、拉长时间看,静态估值的差异会被公司质地大幅抹平,投资者总是低估好企业好管理层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高估平庸公司静态低估值的心理安全垫。
12、如果一家公司基本面没恶化,大幅下跌后不愿意加仓,那一开始就不应该买。
13、最近一年最大的改变是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聚焦收敛,左手加法不断学习新的行业拓展新的边界,右手减法不断砍掉糟糕的生意模式舍弃平庸的管理层。
14、用确定性去抵抗市场的动荡、用高增长去消化估值,真正做时间的朋友。
延伸阅读
格上独家深度专访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