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债券承销的“刷单”现象
作者: 来源:投资杂记 发布时间:2021-01-12 浏览:226
如果你开一家网店,想要打开销路,必须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推送,最重要的就是销量要上去,这样才能排在前面展示,所以诞生了刷单的现象。
债券打工人也是很辛苦,做的和上面说的也是差不多的事情,除了背负各种KPI指标,还要刷承销规模,现在各种承销排行榜也越来越多,这些排行榜也是看承销债券金额的量来排名的,因此对于债券投行人来说,把承销规模做上去有时候比赚多少承销费更重要,所以才有那么多低价恶性竞争的情况。现在投行承销也出现了“刷单”现象。
你看看发行期限这一栏,最短的是0.0274年,这到底是多长时间呢?0.0274*365=10天,最长的20南通城建SCP003是0.0767年,这个是多长呢,0.0767*365=27.99天,也就是28天。你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发债业务搞成了最短七天、最长28天的资金品种,虽然SCP只要期限不超过270天就可以,并没有禁止这种超短期限,但是发这么短的债图个啥?对于投行来讲,我觉得就是想做大流量,冲冲规模,年底啊之类的时点在冲下规模排名。对于企业来讲,短贷长用,降低资金成本,但是老是这么搞,万一规模搞大了,就怕哪天续不上就尴尬了。
不知道这种刷量行为是不是违规呢?之前低价竞争已经有很多处罚案例了,宁波银行算是最新一例。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客一客”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客一客(keyikeit)”公众号后台,非常感谢!

0
写文章不易,给个赞鼓励
社会
评论
都读到这里了,给个评论呗~
0/1000
发布评论
相关产品推荐
专栏推荐更多